2020-08-04 blog
笔记 Git
已经commit
了文件才想起来要设置.gitignore
,文件无法通过这次commit
删掉
按照顺序执行命令,首先进入项目位置,然后git bash here
git rm -r --cache .
git add .
然后再打开GitHub Desktop看,会发现.gitignore
忽略的文件被删掉了
sudo
里面的ayen
服务改名成了reply
之后应该还会出一个danmaku
的服务
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摸过粤语调教了。
我发现,其实我目前这个粉丝量,视频质量即使做得非常高,其实观看量也不会很高。因为粉丝基数就这么多。
倒不如,稍微放松一下质量。视频方面,比如说一图流,或者原版MV,甚至干脆就是一个可视化加上一张随便找的底图。
另外的话,也不一定非要调完整首歌,或者说也不一定每一个地方都调参数(调参太累了)。听不太出来差别的地方其实,不调也不会差太多。参数只用来Fix一些粤语咬字问题,可能会省点功夫。
当然了,没有伴奏的话我也可以自己抠出来。抠过这么多次伴奏其实也已经比较熟练了,而且质量也挺高的。某些新的操作方法也让我避免了很久之前的消音产生的相位问题。
之后的话,其实还可以开一个练习Channel,就是非正式作品,每天/周打卡或者练手这类东西可以放进去,这样就和我原本的粤翻频道分开了(避免污染?hhh)。
还可以出一个粤语语调Channel,可以找一些粤语对话,或者粤语发言段落。比如说著名的刘醒,还有乌蝇哥,还有黄子华等等。可能会比做歌要有趣一点。
突然发现reply有点慢。
其实还可以,在最开始收集video列表的时候,把总评论数也记录下来。然后检查这个东西有没有变就可以了。
评论分为两种,一种是直接评论,这个是在评论的page属性里面可以得到一个count属性,得到直接评论的总数量。一种是间接评论,即为评论下的评论,这个是需要通过另一个api获取全部的。直接评论+间接评论=acount。而这个属性,除了在page下,也就正好等于video列表里面的comment。
无论是新增了直接评论,还是间接评论,评论肯定是变了,所以就直接更新就完事了。所以就不需要每个视频爬取一次第一页评论来拿两个属性。
然后在获取评论的时候,一开始拿meta的也可以省掉。具体逻辑如下
- 传入video meta,也就是最开始获取所有视频的时候拿到的meta
- 获取meta中的acount,也就是原始response里面的comment
- count=acount
- while的时候判断条件仍然是
len(arp)<count
- 如果pn=1,那么这一次拿到的response里面的page属性里面的count的值更新到变量count
因为acount一定是大于等于count的,所以也保证了评论能拿完整。通过这么一个算法,可以减少两倍视频数量的get。某种意义上也能加快速度。
起床再继续吧
才发现其实自己坚持写blog之后,虽然有很多字都没有什么营养(雾),但是其实干货还是挺多的。特别是把一个个知识自己写下来,固化的这个过程,能让我对这个知识印象更深,记得更牢。
虽然写了之后,以后未必会来看。尤其是如果我blog连续更了两个月,甚至到一年。那么我真的很可能想不起一年之前写过啥。(虽然可以在网站上面search)
更新了一下网站的menual和音乐约稿页(虽然应该也没啥人看)
之后大概会根据menual上面划分的,去整理blog的页面吧。
分析了一下,blog上面有一些东西可以搬到wiki上面。好像有两个加密了的页面,但是我看了一下其实好像没什么实质性内容,可以去掉。毕竟每次更新都会占用一点时间。
加密这个,可能之后可以在blog开一个私密性质的分区,专门放一些比如说个人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什么的,又或者是一些不太想被人看到的吐槽。然后就可以用加密了。
而且这个加密好像不太怕被破解。它的原理是用密码加密博文原文,在web上面放的是加密后的字符串,需要用密码来Decode。也就是说这种并不是那种简单的js判断密码对不对,被人F12改一下js就傻眼那种。没有密码就得不到明文。
说起来的话,我手里这款ifd68其实,如果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打字的话,其实还是很不错的。除了那几个奶轴。空格用绿轴还是略微脆了一点点,换成别的轴可能会好一些。当然,用绿轴的话听起来比较脆,没那么肉。如果以后换的话,可能我会比较倾向于把那几个响轴换掉吧。大概是八个,esc、空格、回车和退格,以及四个方向键(青)。另外就是把那几个奶轴也换掉。
不过这也得等我的nj68到手再说了。而等它到手了可能这块ifd68就要退休了(雾
不过也不一定,说不定以后会折腾一下自己换轴什么的。
说到键盘,我感觉以后我的所有键盘都要反装空格了。太爽了。
突然想到,现在我大部分的blog其实是用笔记本的键盘和surface的键盘写出来的。
这一点其实和最开始最开始的时候我设想的,三端同步然后每个设备都能写blog,有点出入了。
不过也确实是。我在笔记本和surface都可以用Typora来写blog,自动处理好各种换行和格式什么的,简单来说就是每次换行都可以少按一下。手机上,能打开markdown的软件都不多,更不用说写了,而且实时渲染的软件我目前还没找到。
即便是坚果云,其实也还是体验没那么好。并不是它有什么问题,而是手机出大问题。因为目前我码字,基本上就是一直在键盘上面不停敲,绝大部分时候都用不上鼠标。而目前的手机,天然的属性就是要触摸使用,也就是类似于鼠标的输入坐标信息。
而且手机打字还有一个弊端,那就是当我中英文、数字、标点符号混合着输入的时候,手机的输入就会变得很慢。或许我可以在中文打字的时候按快一点键盘,可以打字快一点。但是除了中文之外的其他操作,会比较影响我的输入节奏。多打一会儿就会出现:手跟不上脑子的情况。而用键盘打字,目前我还没遇到这个情况。
另外我还发现,其实我用机械键盘打字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,又或者,基本上双手就成为了我大脑的直接输入工具,大部分的所思所想,几乎可以没有多大阻碍和延迟就转换成文字被输入到markdown里面。
不过其实幸好我还有surface。如果是随身要写一下blog的话,其实它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一个题外话:因为我右手没剪指甲(弹吉他),所以在surface上面打字非常不习惯,指甲会经常卡在某些奇奇怪怪的地方,打字的时候就会降低效率。
整理了一下知识树,才发现,其实做这个事情也是需要勇气的。
不知道的东西,确实是可以“理直气壮”地承认自己还不知道。但是其实之后还是要乖乖地去学习。
自己知道的或者有所了解的东西,甚至是自己花了很多功夫去学的东西,其实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程度,是不是完全学会了。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,当我说我精通某一个东西的时候,总会有一些比较细的点或者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点,会冒出来告诉我:“你不会”。
而且,其实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,那就是对于某个知识点,自己要掌握到什么程度。这是定义百分比的关键。
这些,在整理的时候,都需要自己逐个去面对,所以说是需要勇气的。